新闻资讯 NEWS
优质小麦闯三关
发布时间:2018-06-19 16:11:35

2018年06月19日 09:34 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优质小麦闯三关

  今年夏粮在资源、加工、效益方面推进改革 

  当前,我国小麦发展面临种植收益下滑、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效益关,水土环境约束、投入品绿色化的资源关,优质品种受生产规模限制、组织模式难以适应产业链要求的加工关,透过小麦闯关,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我国夏粮生产的新动向

  眼下,大规模小麦机收正在黄淮海平原快速推进。小麦是夏粮的主体,占夏粮的九成以上,也是我国两大口粮之一,全国有四成人以面食为主。当前,我国小麦发展面临种植收益下滑、国际竞争力下降的效益关,面临水土环境约束、投入品绿色化的资源关,也面临优质品种受生产规模限制、组织模式难以适应产业链要求的加工关。业内认为,增加优质小麦供给是夏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关的关键。

  效益关:

  优质麦产需存缺口

  虽然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丰收,我国小麦依然存在结构性的产不足需问题,影响了国产小麦国际竞争力

  正值麦收季节,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北营村种植大户王永昌这段时间格外忙碌。“我种的是藁优麦,效益比一般的小麦要好。”在播种前,他就与当地农科所签下优质麦制种订单。成熟后,种子公司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0.12元。“别小看这一毛多钱,按照每亩地产量1000斤算,500亩能多6万元。”

  王永昌所说的藁优麦是藁城区农科所自主研发的强筋优质麦,因面筋强度高,是食品加工企业的“香饽饽”。藁城区农科所是我国最早开展优质强筋麦育种研究单位之一,陆续育成藁优系列8个高产强筋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所长张庆江介绍,强筋麦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中粮、中储粮等到当地收购,每斤价格高出普通麦0.12元至0.15元。目前,藁优系列品种在全国强筋麦种植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此前的采访中,不少农民说:“种麦子忙活大半年,一亩才挣一二百元钱,如果不是全程机械化的话,我们就不想种了。”按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8元、小麦平均亩产734斤计算,1亩小麦毛收入866元,仅为当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的三分之一,而纯收益只有150元。对农民来说,“种一季粮不如打一月工”。好在小麦是主粮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作物。而如果优质麦的收购价能上来的话,农民也有积极性。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一直关注国内优质麦。他说,目前,我国的普通小麦多用来制作面条,在品质上不成问题,但仍然缺少高品质的优质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发展相对比较慢,这部分优质麦市场缺口较大,甚至还需要进口。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五得利面粉集团公司为例,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单条生产线,每天小麦使用量在4万吨左右,加工用的优质麦常常需要进口。

  经历了连续多年丰收,我国小麦依然存在结构性的产不足需问题,成为影响国产小麦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包和糕点消费增加,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逐年上升,目前优质麦年供需缺口在200万至300万吨。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副秘书长宋聚国说,由于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短缺加之国外小麦到岸价格低于国内等因素,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小麦。2017年,小麦进口增长明显,全年进口442.2万吨,占关税配额量的45.9%,同比增长近三成。

  资源关:

  水土环境约束加大

  优质麦的节水措施和抗病属性日益受到业内重视,今年全国节水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0%

  不同于玉米生产的雨热同期,小麦受水资源约束明显,优质麦品种也不例外。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何中虎说,我国小麦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在气候变化和纹枯病及赤霉病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较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还要降低水肥等投入,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并保护生态环境,这在缺水严重的黄淮海北部区域更为重要。

  据介绍,小麦生育期主要在冬春雨水较少的季节,需浇水补墒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小麦一季需浇水4至5次,每亩耗水250至300立方米。江淮稻茬麦区水的问题不突出,但黄淮北部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除引黄灌溉以外,其他地区多靠抽取地下水浇麦,尤其是华北地区井越打越深,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因超采形成了地下漏斗区。

  “一年两茬粮食平均每亩节水80立方米、节肥15公斤。”山东高青县木李镇兴茹粮食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茹会说,合作社购置了滴灌设备,在450亩的麦田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配合深耕深松,有效减少了小麦用水。当地农业局专家分析,在15厘米耕作层以下,深松每加深1厘米,每亩可多容纳4立方米水,深松30厘米的地块,每亩可多蓄水60立方米,相当于多浇了1次水。

  山东省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省,今年“三夏”生产绿色导向突出。全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亿元,在48个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组装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目前,项目区基本实现优良品种全覆盖,深耕深松、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全普及,示范区小麦全生育期节水2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

  如今,优质麦的节水措施和抗病属性日益受到业内重视。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全国培育了一批平均节水超过30%的抗旱小麦新品种,一批对赤霉病有较好抗性的小麦品种涌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节水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0%,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全国集成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模式,小麦生态种植加快。

  加工关:

  小麦生产要“抓两头”

  专家认为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当前,我国缺乏能够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制作饼干的弱筋小麦。”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研究员魏益民介绍,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和弱筋三种,不同种类的小麦适宜加工不同的面食。强筋小麦面筋强度大,面团稳定时间长,适合做面包;中筋小麦延展性好,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短,适合做饼干、糕点等。他认为,小麦生产要“抓两头”,即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河北金沙河面业是国内知名的挂面加工企业,近年来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合作,一次建成20余条挂面生产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公司副总经理魏海京告诉记者,作为面粉加工企业,需要收购优质麦,但由于优质麦规模化种植不多,他们只能四处搜寻,而如果能参与到种植环节当中,适当延长产业链,就能满足加工的需要了。

  评价小麦产业竞争力强弱,不仅要看单产水平、总产数量,还要关注加工品质,即面筋指数、沉淀指数、稳定时间、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等相关加工数据。业内专家认为,要鼓励用麦企业与产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按照优质优价原则依约收购优质小麦。这样,既利于企业摆脱优质原料不足的困境,又推动了小麦结构的调整。

  评价小麦竞争力,不仅要看优质麦的种植面积,还要看其商品性如何。魏益民说,在国际市场冲击和国内需求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优质麦的产业链短板尤为突出。由于优质麦收储没有纳入国家粮食收储体系,优质优价没有制度保障。其市场化运作又受到了国际小麦价格优势和农户种植规模小等因素制约,导致市场紧缺的优质品种缺乏,上报的优质小麦面积大,而实际可用的数量有限。

  专家建议,从整个产业链加大对优质麦的支持:生产上,使用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储运环节,使用原粮分类和储运技术;加工上,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此外,还要推进综合利用技术,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全麦粉、麦胚产品,挖掘小麦全部价值,生产品质更好的小麦制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乔金亮)